八一中学: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八一中学: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通讯员 杨建辉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一眨眼,5.12地震过去三年了。通过灾后重建并投入使用的武都区八一中学,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已远远超过震前水平。三年来,不论是争分夺秒的救援,还是只争朝夕的灾后重建,这片土地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温暖和力量。
八一中学原来叫安化中学,5•12大地震几乎摧毁了整个校园。为了能让师生们早日进入新校园,担当救灾任务的兰州军区投资一亿元重建这所学校。学校于2009年3月26日开工建设,2010年4月28日交付使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不仅为学校盖起了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还为学校配备了高性能的教学设备。现在八一中学使用的是可升降的桌椅,每间教室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宽带也通到了每个房间。
走进武都八一中学的第一感觉是敞阔,教学楼只有5层,道路宽阔,绿地成片。该校校歌这样写道:多难兴邦,多难兴邦,美丽校园,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地震让八一中学得到众多关心援助,而经历了这场灾难的的八一中学学生也较其他同龄人扛起了更多的期待和愿望。
武都八一中学语
武都八一中学教师王丽萍:在这里当老师,发自内心的是一种骄傲,我们学校从硬件各方面都是比较好的,能在这样的学校教书育人,感觉很骄傲。:“活着,真好!”让我们为遇难的不幸人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为援建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教师杨文林在自己的一篇日记中这样写:微笑面对过去,微笑面对现在,微笑面对未来。我们要坚强、勇敢、努力、拼搏,要拼尽全力的生活,怀着一棵感恩的心,完成自己的梦!
校长张福团说,在援建的时候,兰州军区的援建者们说的最多的是“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几句话让师生们牢牢记在了心里:通过这次修建,我们也把这几句话当成干好我们学校工作的精神。我们也像我们的人民军队一样,把我们的学校管理好、使用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武都八一中学于2010年4月29日竣工交付使用。学校结合军队援建和学校校情确定了“锲而不舍 自强不息”学校精神,为了感兰州军区的叔叔阿姨,八一中学还把“感恩”写进了学校的校训当中。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一班学生曾冬霞说:“部队的援建精神不仅激励着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也成为学生们立志成才的精神动力。课余时间同学们讨论将来考什么大学,大部分同学都梦想考上军校,成为一名军人。因为新的校园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他们援建者们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就要记在心目中,将来要回报他们,回报社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