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武都农民的“聚宝盆”
武都讯(通讯员 张鑫)“自从咱村有了农家书屋,我一有空闲就到这里来看书,即学到了知识,又起到休闲放松的作用”。在两水镇后村,正在书屋里看书的村民赵彦飞对笔者如此说。
赵彦飞今年31岁,高中毕业后,他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放下书包开始了外出务工的生活,近两年,随着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他承包了村里的十余亩土地,办起了蔬菜种植,日子越过越红火。“多亏有农家书屋,不然还真不知道要损失多少钱”。说起农家书屋带给他的好处,赵彦飞对笔者侃侃道来。“09年8月,我种植的蔬菜大部分闹起虫灾,当时把自己知道的洋办法土办法全用上了,可就是不管用,最后,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书屋里查阅资料,没想到按照书上说的办法一下子就药到病除。要是没有书屋,没有那么多农业科技类书籍,那一次我就完了”。说起两年前的那场往事,赵彦飞还是心有余悸。他告诉笔者,从那次起他就爱上了书屋,爱上了书屋里的知识。
“在咱们村,村民们或多或少都从书屋中学到了有用的东西,拿我自己来说,去年我家的椒树得了病,就是按照书屋里的知识治好的”。该村村主任乐呵呵的对笔者说。“现在,我们村已形成一种新风尚,打牌、说是非等一些陋习正逐渐减少,讲法律、讲科技、讲道德的新时代农民正日益增多”。
后村只是武都区农家书屋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现如今,走进武都区155个有书屋的村社,处处是一片浓厚的文化氛围,农家书屋已真正成为武都农民学习休闲的好去处,成为帮农民群众排异解惑的“聚宝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