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农民渐别“炊烟”生活
红日徐徐落下,炊烟袅袅升起,曾经的乡村风光给人无限的遐想。近日,走进武都区桔柑乡贺家坪村,从农家院落里飘出的阵阵诱人的饭菜香味吸引了笔者。来到村民潘青林家,她正在干净整洁的厨房里做饭,沼气灶上蓝色的火苗扑扑跳动,厨房里饭香弥漫。现如今,“家家生火,户户冒烟”的传统生活模式正逐渐远离乡村,农村能源的不断发展,让武都农民用上了安全、方便的沼气,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炊烟”生活。
近年来,武都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牧、发改、财政、审计、扶贫等相关部门及项目实施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沼气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区政府与农牧局和各项目实施乡镇,区农牧局与能源站,能源站与职工、技工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定任务、定质量、定责任人、定奖罚;在项目实施中,严格实行驻村干部包户、沼气生产工包建设、能源技术干部包质量、沼气管护人员包服务管理的工作责任制,确保了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全区自2005年实施农村能源项目以来,通过国债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扶贫项目的实施,现已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4400多户,年产沼气72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7200吨标准煤,等于保护了43200亩林地;年产沼肥22万吨,相当于节约化肥1500吨,节柴灶5000多户,太阳灶5000多台;并建成村级沼气服务网点48处,学校沼气卫生厕所4处。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