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工撑起权益保障伞
为农民工撑起权益保障伞
——武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维护农民工权益纪实
记者 王芳
作为陇南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武都区的劳动用工数量在我市九个县(区)中是最大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无疑也成为一项量大面宽、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武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保障农民工权益为己任,倾情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为适应武都区当前及今后城乡建设的需要,武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实行“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监察”,建立网络52个,配备网络工作人员160人,基本建成了全区用人单位电子信息档案和劳动用工数据库,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检查维权工作网络,形成了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动态的管理机制。
辛辛苦苦干一年,就怕拿不到辛苦钱。这是每一位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武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一直关注的重点。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武都区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清欠长效机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设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同时,采取日常巡视检查、投诉举报专查和劳动保障资料审查等形式,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2008年“
用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劳动者维权意识较差等是劳动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武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作为营造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加大了宣传力度。多次在城区盘旋路和部分乡镇集市广泛深入开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和《甘肃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现场累计发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书籍3866册,发放《务工者必读》、《维权读本》4321本,发放用工信息8326份,现场接待劳动者咨询3156人(次)。采取先国有企业后集体企业再个体私营企业等方式对区内建筑、休闲娱乐、宾馆饭店、砖厂等各类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逐人登记,建档立卡,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范用工行为。
解决劳动用工纠纷不但难度大,而且如果解决不好极易造成不稳定因素。武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了案件到人的工作机制,每天有专人接访,及时处理来信来访,要求即受理即办,案件不过夜,不拖不压,不推诿,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现场。2009年7月,武都区马街镇兴旺砖厂拖欠河南省台前县26名农民工工资,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成联合工作组,通过调查摸底、核查材料、苦口婆心的政策法规讲解和扎实细致的工作,使企业管理人员深受感动,现场为农民工兑现了拖欠的13万元工资,26名河南籍农民工为表达感激之情,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送来了花篮和锦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