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武都区实现劳务收入34.45亿元
武都讯(通讯员 田银平 王旭东)“十一五”期间,武都区劳务经济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工作思路,建立和完善劳务工作体系,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区劳务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五年来,全区共劳务输转61.24万人次,劳务创收34.45亿元,务工人员劳务收入以每年27%的幅度连年递增。
2005年以来,武都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设立了劳务工作局,在乡镇设立劳务工作站,调配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办公设施,把劳务工作当做支柱产业来抓。五年来,全区逐渐形成以政府引导、宣传、培训、组织、服务,劳务中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有序组织输转,个人自谋输出等互为补充的有力工作机制。在上海、昆山、深圳、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建立劳务基地62个,保证区内群众有稳定的务工地点;培育中介机构2家、发展劳务经纪人380多名,确保群众输出畅通有序;与深圳、宿迁2个城市从政府层面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全面促进全区劳务健康、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7.14万人次,达到农村居民人均一次以上;职业技能培训12.58万人次,农村青年劳动力人均培训一次;“两后生”学历技能培训4812人、创业培训518人;有2482人在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中取得了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完成从农民向技术工人完全转变的先行者。建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3家,与区外1家劳务中介机构、15家技术院校(培训机构)开展长期合作,在全区开展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和定向培训。按照区情打造了“五凤巧妹”、“介州建筑”两个优势品牌,并重点培训一批缝纫工、家政服务员、宾馆和餐厅服务员等“巧手妹子”和一批电工、混凝土工、抹灰工等建筑工人。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try{var s = window.name;parent.MM[s].initIframe();}catch(e){}</script>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