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中药材产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武都讯(通讯员 林黎星)为了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武都区依托资源优势,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培育,通过建立繁育基地、创建生产示范点、举办农民技术员培训班,使全区的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武都区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可利用药材有1270多种,有“千年药乡”之美称,尤其是“米仓红芪”享誉中外,是中国红芪之乡。目前,全区已发展以红芪、党参、当归、大黄、半夏、柴胡、板蓝根、山茱萸、杜仲、天麻等为主的中药材18.6万亩,产值达1.36亿元。去年,新建了红芪原种繁育基地30亩,良种繁育基地2676亩,种苗繁育基地3000亩;猪苓野药家种驯化基地30亩;当归种苗基地300亩;红芪GAP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建设6个600亩;归GAP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建设2个200亩;大黄GAP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建设1个100亩;党参GAP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建设1个100亩。现全区有5.6万户22.5万人从事中药材种植;有中药材营销大户36户,中药材协会5个,发展药材加工企业198个。
优良的品质和精细的加工使武都区的中药材产品畅销省内外,不仅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必将拓宽武都农民的增收致富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