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农民收入格局立体化
武都讯(通讯员 林黎星)近年来,武都区积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全区农民合演了一出“掘地生金、创业赚钱、进城领薪”的增收致富大戏。
掘地生金。武都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加快发展油橄榄、花椒、核桃三大特色产业。目前,全区已建成国有油橄榄丰产示范园4处734亩,私营油橄榄园145处25000亩,农户连片橄榄园165266亩,油橄榄面积达到19.1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建成万亩花椒基地6处,千亩花椒示范基地68个,花椒品种改良示范点23个,组建了北茂、东盛2个区域性花椒协会,成立乡级花椒协会22个,花椒种植面积近百万亩;建成万亩以上核桃基地5处,建立汉王仓园、琵琶张坝良种核桃试验示范基地2处583.4亩,核桃种植面积达50万亩。
创业赚钱。武都区通过政策宣传、技能培训、信息支持,积极鼓励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就近从业,灵活致富,广开增收门路。柏林乡湾儿下村村民除了发展花椒、种植无公害蔬菜外,还先后兴办了面粉加工厂、挂面厂、养殖场、花炮厂、机砖厂等11家非公有制企业,其中机砖厂、面粉加工厂、花炮厂平均年利润均在三十万元左右,不但使业主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而且还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社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区上因势利导,依托自然资源、文化积淀、特色产业等比较优势,借助处于九寨沟旅游文化圈的区位优势,鼓励近郊农民积极创办“农家乐”,使越来越多的农民靠经营“农家乐”走上了致富道路。
进城领薪。近年来,武都区把劳务输转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项目、大产业全力来抓,通过不断健全信息网络、加快市场运作、完善管理服务、提供用工信息、联系劳务基地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扩大了输出规模,提高了技能化和组织化程度。今年,武都区充分利用劳务中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在宣传组织务工人员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联合金道人力资源中心、深圳辉煌职业介绍所、小燕子家政服务公司对国内电子、服装、纺织、工矿、建筑等行业企业进行了考察联系,与30多家用工单位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据了解,前三季度全区共输转富余劳动力13.32万人,创劳务收入8.7亿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