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引领武都农民新生活
武都讯 (通讯员杨建辉) 近日,笔者来到桔甘乡贺家坪村民潘晓军的家里,看到院子正中央太阳灶上的大铝壶里冒着白气,热情的主人笑着说:“有了太阳灶方便多了,我们家开水都是用它烧的,烧水也很快。”走进潘晓军家的厨房里,他的妻子正忙着做中午饭,她一边用沼气灶炒菜,一边乐呵呵地介绍:“现在我们煮饭、炒菜全用沼气,既又方便又卫生!”该村党支部书记潘小林说:“全村已修建“一池三改”沼气池100户,沼气普及率达85%。年产沼气50000立方米,年产沼肥1600多吨。”据了解,建一座8到10立方米的沼气池,全年可产沼气380到450立方米,能解决3到5口人近一年的生活燃料。
近年来,武都区坚持把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探索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加大生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促进了经济向生态化、低碳化方向发展。武都区积极引导农民算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账,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工程,按新建一座沼气池给予物资补助的方式,调动了农民建沼气池的积极性;采取招标方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施工队进村入户建沼气池,严把质量关。通过加强宣传指导,提供技术支持,至目前,武都区通过国债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扶贫项目的实施,现已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4400多户,年产沼气72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7200吨标准煤,等于保护了43200亩林地;年产沼肥22万吨,相当于节约化肥1500吨,节柴灶5000多户,太阳灶5000多个,在三个示范村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1处,建成村级沼气服务网点48处,建成学校沼气卫生厕所4处。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利用,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使全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了双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