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明天会更好——武都区汉林沟流域综合开发侧记

    2016-09-27 10:55:47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明天会更好

——武都区汉林沟流域综合开发侧记

 本网记者 田银平

    一座座新居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通村水泥路直通农家小院,满山遍野的花椒林,树下生长着绿油油的地膜辣椒……

   如今可好了,我们的通村公路硬化了,村民们再不怕下雨出行了,沟道治理了村庄安全了,特色产业更加壮大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这一切,缘于汉林沟整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唐坪村支部书记唐代夫高兴的告诉记者

    汉林沟流域位于武都城区以北12公里处,流域面积39.2平方公里,域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共有13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277311737人。耕地面积8400亩,人均耕地0.7属典型的半山干旱贫困地区经济经济收入主要以花椒、旱作辣椒、劳务输出和毛发贩运为主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80元。

2011年,汉林沟流域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长江上游生态脆弱贫困地区流域治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整流域推进示范区”。自实施流域综合开发以来,在上级组织的亲切关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乡帮建单位及域内群众的共同努力,按照“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分步实施和政府引导、部门帮建、群众参与、各投其资、各计其功、共同发展”的开发模式,编制了汉林沟整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及村内巷道硬化、通村公路硬化、人畜安全饮水、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

武都区委、政府高度重视汉林沟整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上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该流域进行指导,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新建、拓宽改造及硬化通村公路9.5公里,其中硬化河口——汉坪村中段接口至三家地通村公路4.5公里,配套排洪边沟4.5公里;新修硬化三家地——下李村通村公路2.5公里,配套排洪边沟2.5公里,桥涵2处;拓宽硬化下李村—唐坪通村公路2.5公里,配套排洪边沟2.5公里。通村公路建成,形成自河口——汉坪路,途径三家地、下李、杜家湾、唐坪、汉坪五村互联的环形道路,彻底解决四村12855668人行路难的问题。新建汉林沟拦挡坝26座、渗水盲沟1050米、夯填碎石土19325m³、暗涵2座、排水渠980回填反压土方11200m³、裂缝、落水洞回填8520m³、挡土墙60米,灾毁土地修复平整142亩。

    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这是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此,区上和乡、村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了培育壮大花椒、油橄榄、核桃产业规模种植辣椒产业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至目前,通过新栽和补植,域内花椒面积达1.3万亩,年产值2750万元,人均花椒纯收入1580元。在海拔1600米以下发展花椒、辣椒“两椒”套种模式1320亩,亩均增收2000元。同时建成红土村西番沟300亩花椒丰产综合示范点一处,周家山、唐坪等村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000亩。海拔1300米以下区域新发展油橄榄1500亩,海拔1700-2000米之间荒山荒坡新发展核桃7500亩,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阴湿地区发展中药材2100亩。累计举办以花椒嫁接改良、病虫害防治及综合管理,“两椒”栽植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五期,培训农户750人次。

   为了有效缓解群众贷款难、增收难、和持续发展难等问题,相继成立了唐坪、三家地村村级扶贫互助社,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万元,制定了互助社章程和各项工作制度。唐坪村已吸收会员90人,筹集资金29.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5万元、会员股金4.5万元,投放互助贷款26万元,扶持发展了种养业、加工业、贩运业等短平快项目。三家地村正在积极组织,即将投放贷款。

    目前,汉林沟整流域综合开发项目正在按照规划加紧建设。项目的全面建成,将使汉林沟流域各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