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健体创和谐——武都区体育事业发展纪实
本网讯(记者 田银平)无论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是在农村的广场,无论是在居民小区里的健身器械旁,还是公园里或休闲广场,总能看到健身休闲的人们愉快地或歌或舞、或静或动,享受悠闲与自在,丰富精神,锻炼体魄,品味生活的幸福。
近年来,武都区按照“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精神”,充分发挥各体育运动单项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全民健身新理念,新思路,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全民健身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了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有效推进了武都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体育社团建设,是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武都区结合体育强区建设的实际,不断强化单项体育协会组织的建设,将体育协会组织不断向基层延伸,城区和36个乡镇都能体现体育运动协会的职能作用。相继成立了围棋协会、象棋协会、武术协会和摩托车协会、信鸽协会、乒乓球协会、气功协会、中老年健身协会等体育社团和单项协会,极大增强了体育协会组织的活力。体育工作要良性发展,必须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过关、具有奉献精神、团结进取的团队,因此,武都区十分重视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定期不定期对乡镇文体专干、体育社团、单项协会负责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利用各类运动会,选拔体育新苗,重点培养,储备人才资源。
群众体育的生命在于开展好全民健身活动。武都区坚持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每年组织举办近20次文体活动。特别是今年以来,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多次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广播体操比赛、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跆拳道、武术选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市第七届运动会将于9月17日在礼县举行,武都区认真组织,精心备战,将派出164人的代表团参加“七运会”,131名运动员将进行包括田径和球类在内的9个项目的比赛。规范、指导20个全民健身站点经常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3万余人。建成村级全民健身工程3个。
为更多的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平台,积极协调城区有条件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实现体育健身场所对公众无偿开放,实现了社会体育健身资源共享。为26个乡镇、20个村社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路径18条。每天健身人数增加3000多人。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体育健身场所80个,晨晚健身练点103处,每天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数达到30000万多人。指导乡镇、街道、社区、住宅小区、学校、企业建立起社会体育组织,目前全区有社会指导员一级 6人、二级 20 人、三级122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