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 海涛的幸福新生活

    2020-12-15 15:38:55  作者: 来源:
      冬日暖阳下,走进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点,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妇女们专心地刺绣……一幅美好和谐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34岁的孟海涛,是武都区坪垭藏族乡俄儿村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搬迁之前,孟海涛一家8口一直居住在坪垭的大山深处,山高路陡土地贫瘠,广种薄收生活困难,他们一家以种地为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为了维持生计,2014年开始孟海涛在甘南、舟曲等地干起了网络维护的工作,每月能挣到3000多元,用来补贴家用。

      2018年,得知全村要搬迁到山下的消息后,孟海涛激动不已,详细了解了政策后,第一时间就交了申请。见过了城市的喧嚣,他内心深处渴望挪一挪“穷窝”。
但搬迁的事情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在山上还能靠着山田求个温饱,一旦搬到山下,靠什么维持生活?这一切都在易地搬迁后得到了答案。
     
坪垭乡俄儿村村民孟海涛说:“做宣传工作期间,家人们一直不同意搬迁,说山上有地,如果搬下去吃的粮食都没办法保证。我当时就告诉他们,搬在下面可以做生意,娃娃们上学、看病就医、交通出行都会很方便。”
     
历经2年多的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坪垭像一朵莲花“盛开”在白龙江畔。道路四通八达、社区干净整洁,学校、卫生院、公园、超市等生活基础设施都一应俱全,孩子上学、看病就医、购物得到极大便利。

      孟海涛母亲王加英说:“开始不想搬下来的,可儿子说下面一切都比山上好!还有两个孙女要上学,就搬下来了。现在交通方便,孩子上学方便,啥都方便了。

      搬迁后的孟海涛和家人经营了一家小商店,农忙时节种植的花椒、辣椒等,一家人的生活过的充实又滋润。一年前,孟海涛还通过公益性岗位招聘,成了坪垭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凭借着精通汉藏双语的优势,孟海涛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入户走访,宣讲政策,孟海涛成了群众的“知心人”。从贫困户到村干部,孟海涛身份的转变也见证了坪垭乡的蜕变。

    “现在不仅在乡政府上班,也在这营业了一个门市部,一年的工资,花椒、辣椒这些产业收入有八九万,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孟海涛说。
     
孟海涛只是坪垭乡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一个缩影。“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坪垭藏族乡8个村1236户5731人,通过易地搬迁摆了脱贫困。从“挪穷窝”到“换穷业”,从“搬得出”到“稳得住”,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跳出深山天地宽”,如今的坪垭乡,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迎来了美好的新生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