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陇南油橄榄种子经过太空遨游后回“娘家”!

    2020-10-26 15:25:49  作者: 来源:
古有诺亚方舟,今有载人飞船。今年5月5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我国自已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遨游3天之后于5月8日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在这艘试验船上搭载了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研究所通过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搭载的陇南油橄榄种子4个品种。这次搭载是我国油橄榄种子的首次搭载试验,开创了我国油橄榄太空育种的新纪元,是陇南油橄榄育种由地面常规育种、地下辐照育种向太空诱变育种方向发展的一重大科研活动。

10月25日上午,在武都区举办的2020·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高峰论坛暨产销对接洽谈会开幕上,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爱民将这批经过太空遨游的陇南油橄榄种子交到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硏究所所长、研究员邓煜手中,这批种子回到了繁育她的“娘家”——陇南武都。

 

延伸阅读+

一、我国开展的太空航天育种

 

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或太空育种,是利用返回式卫星等所能到达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产生有益的变异,在地面选育植物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新技术育种途径和方法。
我国的航天育种自神舟一号开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每次飞行试验任务中,都安排实验类搭载项目,先后搭载农作物、林草、花卉、野生菌、中药材、经济作物等近千个品种的种子、种苗和生物菌种,为和平利用太空、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提供机会,扩大了载人航天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提升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综合应用效益,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5月5日发射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验证新一代载人飞船众多关键技术的同时,为充分发挥工程任务效益,试验船还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在轨验证和实验搭载,其中包括征集和遴选的航天育种、空间生物等相关实验类项目75个,搭载样本总数达988件(份),涵盖农作物、林草卉、中草药等植物种子和生物菌种等实验材料及其装置,还有对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模式植物和模式动物实验样本。
试验船在轨飞行约67个小时,轨道高度约300~8000公里。试验船在轨飞行期间,穿越范艾伦辐射带,接受的空间总辐射剂量和微重力环境均与以往神舟飞船、天宫实验室和返回式卫星所经历的空间环境不同,为开展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空间诱变和航天育种研究与实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贵机会。

 

二、油橄榄种子搭载

 

油橄榄( Olea europaeaL)与油茶、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将其鲜果采用离心冷榨的纯物理工艺制成的果汁油,保存了天然营养成分,是食用油脂中最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木本植物油,被誉为“液体黄金”。1964年,周恩来总理心系人民健康,把油橄榄从阿尔巴尼亚引入中国,并在云南海口林场亲手栽植了一棵油橄榄树,架起了东西方文化和科技交流的桥梁。随后在我国长江流域的12个省区试种,由于当时育种手段落后,常规育种难度大、周期长,良种匮乏,绝大多数品种由于“水土不服”而先后夭折,造成了重大损失,影响了我国油橄榄的大发展。目前,我国的甘肃、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都在发展,但仍然由于早实、丰产、出油率高、油质好、抗寒、抗早、耐湿、耐涝、耐酸性土壤、适应性广的广谱性品种少,而制约了中国油橄榄的大发展、快发展。

品种是油橄榄产业之魂。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研究所把新种质创制作为打造新高地、抢占制高点、开展联合攻关克关键技术的突破口,采取地面常规育种与地下辐照育种相结合,向太空航天育种方向发展,从2013年发射神舟十号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搭载油橄榄种子,并与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的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多次洽谈合作搭载油橄榄种子,启动航天育种工程,每年在全市1800多万株油橄榄中寻找筛选搭载材料,但每年由于种种原因均未乘行,但一直从未放弃,年复一年地积极准备试验材料,默默地等待机会,7年后的2020年终于搭载成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