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显大爱 洪灾来临吾自当 ——武都区洛塘镇党委书记李红军抗洪救灾事迹
2020-08-30 21:19:51 作者: 来源:
8月中旬以来,武都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各地河水猛涨、山体滑坡、民房倒塌、道路中断,大片农田受淹。洛塘镇作为武都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镇辖区内多处国省道滑坡、塌方,通乡、通村公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部分群众房屋被泥石流掩埋。


在这场生与死的考验前,洛塘镇党委书记李红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一名乡镇党委书记的情怀和担当,带领全镇干部职工、各级帮扶队及广大人民群众,闻“汛”而动、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严防死守,以逆流而上的勇气,以全心为民的情怀,科学抗击暴洪灾害,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壮丽诗篇。

【编辑 胡菡】


在这场生与死的考验前,洛塘镇党委书记李红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一名乡镇党委书记的情怀和担当,带领全镇干部职工、各级帮扶队及广大人民群众,闻“汛”而动、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严防死守,以逆流而上的勇气,以全心为民的情怀,科学抗击暴洪灾害,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壮丽诗篇。

未雨绸缪 科学布防
8月11日,陇南市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将地质灾害和气象风险预警确定为红色,启动了一级预警。随后武都区抗洪救灾指挥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的文件,要求全区各乡镇及各部门按照要求,积极抓好乡镇和各村的防汛工作。8月13日,李红军接到气象部门预报:8月14日至17日还将出现新一轮强降雨天气后,立即组织召开全镇抗洪抢险专题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确立各自分工和责任,全镇上下严格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会后,李红军带着班子成员第一时间深入洛塘镇地质灾害隐患最大的马家沟、架子石等村,挨家挨户劝说靠近山体、河沟的群众,立即紧急转移到开阔安全的地带,以科学、有效的办法,确保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闻“汛”而动 率先垂范
自全镇发出紧急通知后,李红军和干部职工一起进入临战状态,防汛责任人、包片包村人员、驻村帮扶队员24小时值班值守。8月16日晚,注定是个不平凡的雨夜,风呼啸,雨滂沱,一串串雨珠不停地下着,雨水汇集在地上,也流入了李红军焦急的心里。洛塘镇是自然灾害易发地区,连日的强降雨已导致土壤饱和、山体疏松,大多群众又面山、临河而居,一旦发生灾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群众的生命安全有无保障?快要秋收的农作物是否能抢收?贫困群众的生活、收入能不能保障?这些问题都如一块磐石一样,压在李红军的心底,他一刻也不敢松懈。一边看着手机关注着气象消息,另一边在全区政务系统上翻看上级发布的紧急文件,紧急部署着全镇的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17日凌晨,正在镇区巡查险情的他,突然听见一声沉闷的响声,他心头微微一颤,顿时意识到情况不妙。随后,接到王坝下街山体突然滑坡的报告,他立即带队赶往现场指挥调度抢险救灾工作。转移安置完王坝村受灾群众,天已大亮。奋战一夜的镇村干部正准备返回镇上,突然又接到沟底下村告急的消息,来不及休息的他们,立即奔赴沟底下村。
由于受强降雨影响,通往沟底下村多处道路阻断,镇级应急抢险队员只能徒步前行至受灾严重的沟底下村。看到来势汹汹的洪水即将冲向路面,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心急如焚,带头下水封堵决口,党员突击队更是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装沙包、抱石块,对即将溃口处进行了加固封堵。
群众的生命安全有无保障?快要秋收的农作物是否能抢收?贫困群众的生活、收入能不能保障?这些问题都如一块磐石一样,压在李红军的心底,他一刻也不敢松懈。一边看着手机关注着气象消息,另一边在全区政务系统上翻看上级发布的紧急文件,紧急部署着全镇的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17日凌晨,正在镇区巡查险情的他,突然听见一声沉闷的响声,他心头微微一颤,顿时意识到情况不妙。随后,接到王坝下街山体突然滑坡的报告,他立即带队赶往现场指挥调度抢险救灾工作。转移安置完王坝村受灾群众,天已大亮。奋战一夜的镇村干部正准备返回镇上,突然又接到沟底下村告急的消息,来不及休息的他们,立即奔赴沟底下村。
由于受强降雨影响,通往沟底下村多处道路阻断,镇级应急抢险队员只能徒步前行至受灾严重的沟底下村。看到来势汹汹的洪水即将冲向路面,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心急如焚,带头下水封堵决口,党员突击队更是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装沙包、抱石块,对即将溃口处进行了加固封堵。
逆流而上 奋勇当先
密集的大雨在地上逐渐汇集成肆虐的洪水,冲刷着房屋、冲毁了农田、冲垮了堤坝。夜幕即将降临,沟底下村水势却毫无退减的势头。面对形势严峻的汛情,他带领镇班子成员逆流而上、奋勇当先,带领镇村两级抢险突击队坚守一线,处置可能随时出现的险情状况。

17日晚11时,降雨再次加大,他立即劝导9户24名群众撤离险段。得知此时仍有5名群众受困,他们夜色中沿陡峭山路前往救援。由于水流湍急,导致三次渡河营救均告失败。为确保被困人员生命安全,他组织干部在河对岸观察被困人员四周情况,并打电话给被困人员宽慰,安抚他们的情绪。直至18日凌晨5时30分左右,河流水流量逐渐变小,抢险突击队果断地抓住营救时机,采取人拉人的方式,用绳索将五名群众成功营救并妥善安置。
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犹如一场不期而至的大考,在波涛汹涌的考场上,李红军带领洛塘镇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冲锋在前、英勇奋战,蹲身防汛抗洪一线,深入形势最严峻、任务最艰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用初心和使命凝聚起抗洪抢险的强大合力,全力迎战洪灾,及时转移安置群众798户3140人,全镇实现“零事故、零伤亡、全避险”。他用新时代党员的情怀和担当,用率先垂范、奋勇而进的拼命精神和责任,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17日晚11时,降雨再次加大,他立即劝导9户24名群众撤离险段。得知此时仍有5名群众受困,他们夜色中沿陡峭山路前往救援。由于水流湍急,导致三次渡河营救均告失败。为确保被困人员生命安全,他组织干部在河对岸观察被困人员四周情况,并打电话给被困人员宽慰,安抚他们的情绪。直至18日凌晨5时30分左右,河流水流量逐渐变小,抢险突击队果断地抓住营救时机,采取人拉人的方式,用绳索将五名群众成功营救并妥善安置。
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犹如一场不期而至的大考,在波涛汹涌的考场上,李红军带领洛塘镇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冲锋在前、英勇奋战,蹲身防汛抗洪一线,深入形势最严峻、任务最艰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用初心和使命凝聚起抗洪抢险的强大合力,全力迎战洪灾,及时转移安置群众798户3140人,全镇实现“零事故、零伤亡、全避险”。他用新时代党员的情怀和担当,用率先垂范、奋勇而进的拼命精神和责任,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编辑 胡菡】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