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第一书记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

    2019-10-12 10:09:59  作者: 来源:
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

武都区裕河镇梨树村第一书记张绚光

武都新闻网10月12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通过两年来驻村帮扶,与贫困群众朝夕相处、交心交流,我对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有了更深的理解。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入推进,贫困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物质贫困得到很大改善,但隐性的意识和思路贫困却成为啃下硬骨头、攻克最后堡垒的最大障碍。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第一书记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大家:“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大多数贫困群众具备“先飞”的意识和“先富”的行动,但个别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固守“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换点油盐钱”的传统农耕模式,年复一年重复着效益低下的生产经营;个别群众固执地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贫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仅限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从地方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来说,随着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时间越来越近,脱贫急躁症和由此带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断出现。从社会帮扶来说,到户措施重“帮”轻“扶”,个别演化为失去机能纯靠外力的“上呼吸机式扶贫”,贫困群众拉手能站、撒手就瘫。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享受的扶持政策差距大,贫困群众可能会陷入“福利陷阱”,对非贫困人口造成“悬崖效应”。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第一书记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

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心灵穷,弄不成”,想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必须先让脑袋富起来,这就要实施好以扶志、扶智为核心内容的精神扶贫,让群众认识到贫穷并不可怕,最怕的是思想意识贫乏。要引导其树立“现代农业”“现代农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等先进理念,鼓励其走出“舒适区”,勇敢尝试新事物。要根据实际用足用活激励政策,增强群众自身发展的能力。动员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不让一个贫困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阻断贫困特别是“贫困思维”的代际传递。我们村以前有不少人为了种点红薯、玉米、油菜不惜花大力气毁林开荒,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也没有多大经济效益。近年来,得益于国家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群众通过植树造林、护林防火拿上了“生态工资”,毁林行为得到禁止。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不断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群众观念转变了,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家园、提高文明素养,走绿色发展的新路成了共识。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第一书记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

乡(镇)“一班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是一线指战员,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越是在冲刺的紧要关头越要有“每逢大事有静气”的定力和智慧,力戒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因地制宜,通过机制改革变模式,通过产业培育变路子,加快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和合作社流转,推动小农经济向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带动贫困群众由“耕者有其田”向“耕者有其股”转变,让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全力抓好产业扶贫这个脱贫根本之策,探索组建合作社控股、国有和民间资本参股的富民公司,将“小、弱、散”的资源资金有效整合,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构建营销体系,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茶叶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引种浙江“鸠坑种”开始,发展到现在家家户户有茶园。但由于地处偏远、管理粗放、加工水平低等原因,一没产量二没效益,特色产业成了“鸡肋”。近年来,镇村两级着眼当前,发展茶园散养鸡和中蜂养殖两个短平快项目,通过专业合作社“托管代养+保底分红”的模式为贫困群众创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着眼长远,发展两个长线产业,一是引进茶叶龙头企业与村办合作社深度合作,抓好老茶园的改造,确保采摘标准化,茶企电商抱团发展,合力打造“中国最北端高海拔高香型有机茶”;二是引种红心猕猴桃,建成121亩高标准示范园,组织群众套种蔬菜或从事集体管护工作,按劳支付报酬。我们将这种来自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的红心奇异果命名为“陇裕金丝猴桃”并提前注册了商标,为下一步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第一书记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六个精准”,其中“因村派人精准”说的就是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既是脱贫攻坚生力军,更是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精准帮扶离不开精准调研、精准施策,要深入了解群众的脱贫需求,从给钱给物转变为购买他们的产品,有针对性地给政策、给技能、给信心。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金,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发挥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掌握上情、熟悉下情又超脱主体的“第三只眼”作用,为整村发展特别是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编辑 杨榛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