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椒更红——武都区做大做强花椒产业侧记
近年来,武都区把特色产业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转思路,拓渠道,探索出一条“花椒产业+电子商务+带贫合作社”的扶贫新路子。从零星栽植到规模连片,从背篓兜售到网店销售,从摸索前行到科学管理,一株株小花椒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壮大产业是根本
七月,武都山坡、沟梁上的花椒林里椒香四溢。漫步于山谷乡野,抬眼望去,一株株花椒树迎头向上,一穗穗成熟的花椒果实随风摇曳、娇艳欲滴,椒农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两个孩子上学、盖房、家里的日常开销,都要靠卖花椒的收入。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花椒不但产量增加了,而且价格也涨到了每公斤220元左右。”郭河乡营寨村村民郭强高兴地说。
营寨村是郭河乡的花椒种植大村,在村里,像郭强这样依靠花椒种植实现小康生活的村民还有很多,这得益于郭河乡因地制宜打造的以郭河乡——营寨片——八海片——北山片为一体的3万亩高标准花椒种植基地。到目前,郭河乡全乡花椒种植面积达到了3.5万多亩,其中盛产面积达2.8万余亩,实现了适生区全覆盖。
“今年是个大丰收年,预计今年全乡花椒产量将达到140万斤,产值达1.5亿元,农民人均花椒收入过万元。”郭河乡党委书记赵海强介绍。
近年来,武都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把花椒产业作为加快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花椒之都”。积极开展精深加工,延长花椒产业链条,促进花椒产业提质增效,花椒产业已然成为全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目前,全区花椒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受益贫困村245个,8.6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花椒产业实现脱贫,人均花椒增收在1000元左右。预计今年花椒总产量4200多万斤,营销指导价为100—110元/斤,综合产值有望突破42亿元。
各方支持是保障
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扶持,为促使花椒产业进入常态化发展轨道,给贫困村民带来稳定、可持续的经济收入,武都区结合自身实际,引技术,重管理,辟新路。
“种花椒已经成为我们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老品种的花椒树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树龄短,第二次补植成活率低,而且树身刺多,难采摘,这既影响了村民种椒的积极性,也制约着花椒种植的收入。”郭河乡椒农胡艳明向记者说道。
为此,郭河乡建立花椒嫁接示范区,坚持以“栽八月、嫁红袍、增寿命、促脱贫”为导向,大力推行花椒高接换优。通过嫁接改良后的花椒具有经济寿命长、椒朵颗粒大、挂果期缩短、刺少易采摘等优点,这既提高了花椒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带动了周边乡镇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武都区还成立了花椒服务中心,为椒农提供免费的科技培训,为花椒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4年,郭河村的成满发联合其他6名村民,成立了武都区聚农富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种植花椒、中药材及花卉苗木等地方特色农产品。2015年,合作社在阿里1688开设网上店铺,当年店铺线上销售额就达到95.8万元,帮助所帮扶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46元,截至目前,合作社的线上收入已经达到了900余万元。
在武都,将贫困户与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精准对接,实现联动“捆绑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扶贫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共组建带贫合作社625个。
武都区委副书记张书怀告诉记者,“武都花椒的四个全国第一(花椒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品质第一、农民收入占比第一)从哪里来,靠的就是专业合作社,我们把34个花椒主产乡镇组建成了特殊的法人结构的合作社,这种跨乡、跨村组建的合作社,主要的作用就是要为椒农提供生产服务,增加农民收入。”
线上线下是突破
武都花椒的上乘品质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然而,由于受到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的影响,武都花椒一直以来都面临着销路不畅的困境。“今年花椒产量不错,品质也比往年好,现在网上已经卖到200元一公斤。”武都区大坪村的花椒大户龙召信说,“为了扩大花椒的销售渠道,我们还开办了网店,仅去年一年,交易额就达上千万元。”
2013年以来,武都区坚持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依托“互联网+”,抢抓各类电商平台建设的机遇,加快电商“扶贫车间”建设,打造电商生产、加工、包装、物流、营销全产业链,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全民创业、三商联动、微媒营销的电商扶贫模式。目前,全区运营网店1887家,电商销售额累计达到46.33亿元,其中花椒占50%,带动贫困人口2万余人。
“武都花椒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非常可靠;武都花椒是整个行业内中高端花椒的代表,整体产量可观;武都花椒已实现规模化生产,货源足够丰富。”在谈到武都花椒的优势和前景时,阿里1688食品生鲜行业中国区的负责人曲布说道,“今后,我们还会将整个陇南地区作为阿里1688的核心花椒产地来打造,也会把发展较好的合作社作为典型案例对外推广,通过这种单点突破的方式服务于整个陇南地区的花椒产业。”
除此之外,从2007年开始,武都区每年举办“花椒节”,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聚集武都,通过集市贸易、现场观摩、产业论坛等多种方式宣传武都花椒。武都花椒产业依靠“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推广模式,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武都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花椒生产基地和花椒产品研发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四个全国第一+四个全国中心”的“中国花椒之都”武都,在红红火火的花椒致富路上大步向前,在助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 记者 郭秀睿 实习生 张春燕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