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五项措施”持续推进拆危治乱
2019-04-29 10:16:14 作者: 来源:
武都新闻网4月29日讯(通讯员 李腊梅 蒋啸)武都区把农村危旧房拆除作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基础性工作,与农村危房改造、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攻坚克难,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进程。
一是扎实安排部署,加强领导“强”保障。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拆危治乱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武都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实现全域无垃圾治理意见》《武都区农村人居环境“一拆三清三改四化”行动实施方案》,先后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和拆危治乱推进会议研究部署。区委主要领导专题给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起草了《关于集中拆除农村危旧房工作的一封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把拆危治乱作为消除视觉贫困、助力脱贫攻坚、改善人居环境的主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统筹推进落实。
二是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氛围“聚”合力。印发了《武都区拆除农村危旧房屋动员宣传工作方案》,依托武都电视台、公众信息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拆危治乱的政策依据、重要意义、补助标准。在车站、广场、高速公路、城区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乡镇(街道)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书写标语、播放广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思想教育和政策宣讲,凝聚了广大群众特别是涉及拆危群众的思想共识,有力促进了各项措施落实见效。建立“一天一通报、一周一调度”工作机制,依托“陇南武都发布”定期通报工作进度。截至目前,累计出动宣传车2364次,悬挂标语653余处,发放宣传资料、倡议书13万份,设置永久性警示牌264处,印发工作通报896期。
三是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抓”推进。区委各常委把督查调研拆危治乱工作作为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的重点,坚持下乡必看、逢会必讲拆危治乱工作。联乡县级领导以上率下,带头深入最偏远、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村,蹲点开展调研,现场指导危旧房和空心院落拆除工作。区上成立了由区委常委任组长的督查工作组,深入一线督查,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乡镇(街道)党政主要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拆除工作亲自部署、集中拆除现场指挥、拆除进度直接过问、困难问题及时解决,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认真履职尽责,全程督促指导拆危治乱。广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带头拆除自家危旧房屋,示范带动其他群众积极参与拆危治乱,关键时期发挥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注重多方联动,强化措施“促”落实。认真落实乡镇(街道)拆危治乱主体责任,住建、自然资源、园林、公安、组织、农业农村等部门密切配合,坚持把拆危治乱与人居环境整治、村落美化亮化、拆旧复垦有机结合起来,在深入排查摸底、统一标识的基础上,通过组建拆迁队集中拆除、发动群众自行拆除等途径,集中力量进行拆除。截止目前,累计投入人力1.5万人次、大型机械751台次,拆除危旧房和空心院落11185户43736间,拆除残垣断壁2804处30060.3米,复垦土地335.9亩,清理垃圾杂物6793.9吨,硬化道路、院面19.96万平方米,实施墙面美化15.18万平方米、亮化20.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01万平方米。
五是积极探索实践,巩固成果“建”机制。探索建立了问责约谈、目标管理、集中督查、考核评价等长效机制,把拆危治乱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统一组织考核验收。坚持把拆危治乱与乡村综合治理、村规民约制定结合起来,教育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改善,推进村民自治向长效化、常态化转变。危旧房屋拆除后,及时将拆除的建筑材料统一存放,统一平整土地,统一规划建设生态小节点或绿化带,有效避免了建筑垃圾二次污染。在拆危治乱中注重发掘保护古村落和古建筑,留住乡音,记住乡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扎实安排部署,加强领导“强”保障。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拆危治乱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武都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实现全域无垃圾治理意见》《武都区农村人居环境“一拆三清三改四化”行动实施方案》,先后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和拆危治乱推进会议研究部署。区委主要领导专题给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起草了《关于集中拆除农村危旧房工作的一封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把拆危治乱作为消除视觉贫困、助力脱贫攻坚、改善人居环境的主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统筹推进落实。
二是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氛围“聚”合力。印发了《武都区拆除农村危旧房屋动员宣传工作方案》,依托武都电视台、公众信息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拆危治乱的政策依据、重要意义、补助标准。在车站、广场、高速公路、城区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乡镇(街道)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书写标语、播放广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思想教育和政策宣讲,凝聚了广大群众特别是涉及拆危群众的思想共识,有力促进了各项措施落实见效。建立“一天一通报、一周一调度”工作机制,依托“陇南武都发布”定期通报工作进度。截至目前,累计出动宣传车2364次,悬挂标语653余处,发放宣传资料、倡议书13万份,设置永久性警示牌264处,印发工作通报896期。
三是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抓”推进。区委各常委把督查调研拆危治乱工作作为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的重点,坚持下乡必看、逢会必讲拆危治乱工作。联乡县级领导以上率下,带头深入最偏远、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村,蹲点开展调研,现场指导危旧房和空心院落拆除工作。区上成立了由区委常委任组长的督查工作组,深入一线督查,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乡镇(街道)党政主要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拆除工作亲自部署、集中拆除现场指挥、拆除进度直接过问、困难问题及时解决,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认真履职尽责,全程督促指导拆危治乱。广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带头拆除自家危旧房屋,示范带动其他群众积极参与拆危治乱,关键时期发挥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注重多方联动,强化措施“促”落实。认真落实乡镇(街道)拆危治乱主体责任,住建、自然资源、园林、公安、组织、农业农村等部门密切配合,坚持把拆危治乱与人居环境整治、村落美化亮化、拆旧复垦有机结合起来,在深入排查摸底、统一标识的基础上,通过组建拆迁队集中拆除、发动群众自行拆除等途径,集中力量进行拆除。截止目前,累计投入人力1.5万人次、大型机械751台次,拆除危旧房和空心院落11185户43736间,拆除残垣断壁2804处30060.3米,复垦土地335.9亩,清理垃圾杂物6793.9吨,硬化道路、院面19.96万平方米,实施墙面美化15.18万平方米、亮化20.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01万平方米。
五是积极探索实践,巩固成果“建”机制。探索建立了问责约谈、目标管理、集中督查、考核评价等长效机制,把拆危治乱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统一组织考核验收。坚持把拆危治乱与乡村综合治理、村规民约制定结合起来,教育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改善,推进村民自治向长效化、常态化转变。危旧房屋拆除后,及时将拆除的建筑材料统一存放,统一平整土地,统一规划建设生态小节点或绿化带,有效避免了建筑垃圾二次污染。在拆危治乱中注重发掘保护古村落和古建筑,留住乡音,记住乡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 杨榛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