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产业培育“结硕果”
武都区(通讯员 何彦峰 何全宝) 近年来,武都区深度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加快脱贫攻坚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衔接,把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难度最大的马营片、洛塘片、隆兴片三大特困片区和坪垭、磨坝两个藏族乡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着力培育壮大无公害蔬菜、经济林果、特色养殖、中药材、劳务输出等富民产业,以富民产业培育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
武都区始终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精准扶贫建设的重要方面,根据贫困村的不同地域特点,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油橄榄、花椒、无公害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全区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225万亩,覆盖了96%的贫困村。新建汉王镇固水子冬播洋示范点、石门乡下白杨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两水镇段河坝千亩高效蔬菜示范点、吉石坝现代科技示范园、鱼龙镇林里村高原夏菜标准园示范点等5各高标准蔬菜示范点。创办裕河阳坝大鲵养殖基地和康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从事林下规模化综合养殖,有力的加快了当地群众的脱贫步伐。
走进武都区马街镇下南山花椒万亩基地,从山地到川坝,从地埂、地边、房前屋后到宜林荒山荒坡都是花椒树的身影。目前花椒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4000万斤,产值突破20亿元,在产量总体持平的情况下产值增长了25%。花椒产业覆盖带动贫困村230个、贫困人口11.2万人,适生区人均花椒产业收入2110元;油橄榄经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累计发展油橄榄36.2万亩,当年新发展油橄榄6万亩,2015年鲜果产量达到24000吨,实现综合产值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57%。油橄榄产业覆盖带动贫困人口3.44万人,适生区人均油橄榄产业收入1222元;2016新发展中药材12.7万亩,总面积达到20.3万亩;春播露地蔬菜1.28万亩,菜用性春播洋芋播种面积2.2万亩,大棚蔬菜3.3万亩,总产量预计达3.872公斤,总产值3.872亿元;同时,组织劳务输出13.82万人次,创收23.8亿元,务工人员人均收入1.72万元。
在产业营销宣传上,通过注册“中国花椒网”、“中国油橄榄网”、“中国红芪网”等网站,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借力“互联网+”举办花椒营销节会等方式促进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67个,土地流转21.2万亩,建设祥宇生态工业园一期工程、佛仁制药公司二期扩建等项目,提升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56元,同比增长12.9%。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