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坪牙:异地搬迁挪穷窝 藏乡盛开雪莲花
武都讯(通讯员 张虎伟)“这块一号地总共占地179.21亩,规划了1193户住宅,这边是村民服务中心、那边是幼儿园,另外在村民服务中心旁边会修建一个藏式油橄榄园,大家可以在早晨或者傍晚的时候在这里休闲娱乐。”在武都区角弓镇陈家坝坪牙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指挥部里,一位工作人员正在为藏族老乡们介绍搬迁地的规划沙盘,老乡们看着眼前的“新家”笑逐颜开。可就是在半年前,谁也不会想到这个项目实施起来是如此的困难重重,搬迁工作组的同事们一度因为项目进展缓慢愁眉不展。
武都区坪牙藏族乡地处白龙江沿岸的高半山地带,耕地少、基础设施差、居住分散,群众经济来源单一,是武都区四大特困片区之一,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崇山子是坪牙藏乡最高的一个村落,海拔2100米,除了贫穷落后之外,山高路险,地势陡峭是它留给去过这里的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天险崇山子”。独特的地理环境、艰苦的生存生活条件,让精准扶贫的拳脚无处施展,异地扶贫搬迁是坪牙藏乡唯一的出路。
面对政府实施的惠民扶贫项目,坪牙老乡们产生了很多不解,甚至排斥。“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搬迁后,我没有了土地,靠什么生活?”村民孟学军说出了他的疑虑。的确,在异地扶贫搬迁中,怎么样让搬迁后的村民能够挪了穷窝而不失经济来源,是摆在当地政府及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异地搬迁+产业培育+资金扶持的模式,恰恰弥补了“输血”变“造血”的扶贫难题。经过政府的资金帮扶,孟学军申请到了五万元扶贫资金,准备发展民族特色农家乐,解决搬迁后生活来源的问题。“这下不用发愁了,以后不仅可以住上漂亮的洋楼,还能发展农家乐致富增收。”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孟学军一边签字领钱,一边告诉笔者。
经过前期规划、征地、实施,每一项进展都预示着一个民族团结示范点和异地扶贫搬迁示范区的美好生活离老乡们又近了一步。沙盘中整齐划一的藏式小楼,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沿着中央广场尽情绽放,住宅区、设施功能区、农耕景观区、藏传寺庙区,将整个搬迁安置区与藏民族特色和建筑美学设计巧妙的融合起来,挪穷窝、育产业的扶贫搬迁模式,将在藏乡盛开出朵朵白莲,重现一个生机勃勃的藏乡面貌,也将焕发出乡亲们浓浓的藏乡情怀。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