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武都区: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2016-09-27 11:51:13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本网讯(通讯员 李腊梅)今年以来,武都区新建核桃基地2.6万亩,基地总面积达到52万亩,核桃产量在1216万公斤的基础上,增产40.7%,达到1714.9万公斤,产值达到3.428亿元。高接换优市上下达30万株任务,实际完成45.25万株,完成任务的150.8%

2015年,武都区核桃产业围绕“建、改、育、创、促、联”六个方面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按照“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的总体要求以及“栽前定点放线整地,栽中坚持六个标准,栽后检补涂白防冻”技术规范,在米仓山山系新建核桃基地2.6万亩,成活率达到86%。大力开展枝接工作,适时开展绑扶、抹芽、防治、松绑、涂白、芽接补芽等接后管理工作。全区在30个乡镇139个村完成高接换优45.25万株。依托现有176名的农民技术力量,在高接换优和节后管理的过程中,同步完成了1140人的农民技术员培训,组建技术服务队12个,发放工具1140套,技术资料12万份。制定了核桃栽植、肥水穴灌溉、十项综合管理、病虫害防治、高接换优技术四个规范,针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在家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组织了121140人的农民技术服务队,139个互动组,深入田间地头,采取以干代培,统分结合的方法,顺利完成了以清荒除草、施肥刨盘、刮卵涂白、上挂虫板、胸系治虫带、喷洒杀虫、杀菌剂为主要内容的核桃综合管理45万亩。完成了低产林改造12万亩。针对嫁接女工多、削穗难、削面小且成活率差的状况,研发推广了三款嫁接刀,三型削穗机以及削穗垫尺、磨具,研发使用嫁接促愈剂,提高了嫁接成活率;针对核桃采后脱青难、清洗难问题,研发了核桃脱青清洗装置,每小时脱青清洗鲜核桃1.5吨,是人工脱青清洗效率的50倍,居国内外同类机械领先水平;针对青皮利用难问题,积极研发了青皮加工酒类、染发剂类产品,取得了发明专利两项。全区核桃产业取得国家专利10项,编制撰写论文、科普书籍13项。在核桃高接换优工作中,全区共有25名市县级领导和53个省市县双联单位,联系82个贫困村,12092户贫困户,协调落实接穗资金435万元,并帮助解决接后管理所需农药、化肥等物资,同时,督促指导农户适时做好核桃高接换优和接后管理各项环节工作,确保了全区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作扎实推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