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14号在和县举行
在陇南各种特色文化中,乞巧以其丰富而深邃的民俗文化内涵,最具传奇色彩和时空穿透力。陇南西和乞巧节从每年农历六月最后一个晚上开始,到七月初七晚结束,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一种集信仰崇拜、生活期盼、民间传说、诗歌谣赋、音乐舞蹈、才艺展示和民间工艺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节令期间,参加乞巧活动的姑娘们以虔诚的心情、隆重的仪式,祈求心中敬仰的神灵“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祈愿自己婚姻如意、生活幸福。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因其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女性之多、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乞巧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一项流传千年而不衰的传统民俗活动,乞巧在陇南地区具有约定俗成的规模性和民众性。据陇南市文化部门的统计,多年来,乞巧文化活跃在甘肃南部西汉水流域的近20个乡镇、300多个村,经常性参与人数有50多万人。为了让古老的乞巧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多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陇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加大对乞巧文化的传承性保护,大力宣传推介乞巧女儿节,使这一古老的千年民俗再次焕发出耀眼的光芒。第七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以“女儿梦·中国梦”为主题,包括文化、旅游、商务、会展等10项系列活动。整个节会主打乞巧文化品牌,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融合发展,多角度展现乞巧文化的魅力,全方位展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