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打造中国橄榄之城

    2016-09-27 11:46:27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本网讯(记者 田银平)盛夏七月,在武都区白龙江沿岸,漫山遍野的油橄榄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枝头挂满累累硕果,长势喜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目前,武都区油橄榄种植面积达到36.3万亩,占全国的60%2014年,产油橄榄鲜果14000吨,榨油2000吨,实现综合产值7亿元,武都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93%,油橄榄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是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武都引种油橄榄始于1975年。多年来,在中央、省、市关心支持下,武都区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区委、区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把油橄榄作为强区富民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坚持科学规划,加强苗木选育,加快基地建设,强化技术服务,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和产销对接,全区油橄榄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1998年,由国际橄榄油理事会绘制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上,第一次标上了中国的名字,武都区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被划分为一级适生区。截至目前,全区发展油橄榄36.3万亩、885万株,涉及22个乡镇、390个村。主栽品种以佛奥、莱星、皮削利、鄂植8号为主。建成了大湾沟、将军石高标准国有示范园2100亩;50亩以上的大户私有橄榄园2103.5万亩;农户整流域开发、连片栽植橄榄园17032.59万亩。

武都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决定》和《油橄榄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整合发改、扶贫、林业、水利、交通等各类涉农资金,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贴息等形式,鼓励能人大户和企业承包、租赁集体荒山、荒坡、荒滩,鼓励农民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大面积发展油橄榄,努力实现适宜区全覆盖,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大力发展基地的同时,配套建成了13座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其中油品加工厂9座,年加工能力11000吨。研制开发出橄榄油、保健橄榄油丸、油橄榄茶、橄榄酒、橄榄叶有效成份提出物等8大类、50多个产品,油橄榄系列产品在各类展会上荣获68个奖项。目前,武都区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油橄榄之乡”,油橄榄被国家质检总局评审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武都区筹建“全国油橄榄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是国内油橄榄仅有的有产量、有品牌、有市场的主产区。

近年来,武都区把油橄榄列为重点开发产业之一,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工作机构,专抓引种育苗、规划建园、栽培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在多年的试验研究中,先后突破了油橄榄扦插育苗、适生区规划布局、丰产栽培技术、榨油工艺技术、化妆品保健品研发等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难题,在品种驯化、栽培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龙头企业建设上都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科技创新能力。

    武都区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谋划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打造中国橄榄之城”的奋斗目标:“在现有30万亩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速度,使全区的油橄榄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实现油橄榄适宜区全覆盖。全区油橄榄鲜果产量达到45万吨,橄榄油产量达到6万吨,油橄榄产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以上使武都区真正成为全国油橄榄产业的主产区和中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