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金融支撑激发新活力
本网讯(通讯员 李小鹏)2014年,武都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金融发展快速推进,全区存款余额达到168.3亿元,较年初新增7.99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35.97亿元,较年初新增28.03亿元,增速达26%,贷存比为80.79%,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建立了区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协调联系,积极搭建政企银合作平台。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区金融工作会议,深入研究解决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颁发了首届政府金融奖,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金融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健全完善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了信贷投放与财政性存款挂钩,行政资源向贡献大、服务好的金融机构倾斜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债券发行实现零突破
加强与省股权交易中心的联系,7月3日,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发行了金额为500万元的“金鑫工贸私募债”,这是全市发行的首笔无担保民营企业私募债,融资成本低,填补了全市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空白。目前,全区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中小微企业达到5家,挂牌市值达到3亿元。
农村物权抵押贷款取得实质性突破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的登记、颁证和确权,积极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武都裕春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流转的12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获得陇南市建设银行发放的120万元一年期贷款,在全省率先实现“破冰”。汉王镇马坝村90户农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获得陇南市农业银行450万元贷款,率先在全省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现了由单一客户向批量客户的转变。
金融支撑推进电子商务和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引导金融机构把强产业、促增收作为信贷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小额贷款限额、简化贷款手续、创新贷款服务,积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农业设施建设、农特产品销售等提供资金保障。在2014·中国·陇南·武都花椒产销对接暨电商营销洽谈会期间,协调甘肃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金桥村镇银行、邮政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区花椒营销协会授信5.6亿元,向电商协会授信1亿元, 及时推出了“椒红宝”、“椒贷易”、“E贷易”等特色产业贷款品种,从根本上解决了花椒大量上市期间交易资金短缺的问题,为助推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电子商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融环境不断优化
面对灾后重建贷款清收任务占全市1/3的严峻形势,启动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坚持十天一通报制度,加大贷款清收力度,积极打造“诚信武都”。截至目前,累计清收灾后重建贷款9.4亿元,占任务的68.2%,其中“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清收1.99亿元;累计清收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4亿元,占任务的82.68%。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坚决打击恶意拖欠贷款、非法集资、逃废银行债务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金融秩序,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