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4·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2014·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完美收官。
中国甘肃网全球同步直播。
60多家国内外媒体记者聚焦新闻发布会,一致点赞,大力宣传。
截至28日,陇南武都发布新浪、腾讯微博关于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阅读量突破三千万,达3216万人次,最高单条阅读量达6.9万人次。
这场关于油橄榄产业的新闻盛宴,使油橄榄品牌宣传推销完成预期。展示了陇南武都发展油橄榄的资源优势,拓展延伸了发展油橄榄的空间,提升了油橄榄的品牌形象与核心竞争力,更加点燃了陇南武都做大做强油橄榄品牌、打造中国橄榄之城燃烧的激情。
酒好也怕巷子深。举办新闻发布盛会,让油橄榄品牌从大山沟里走出来,拓展延伸发展空间
11月22日上午,2014·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
本次发布会由中共甘肃省委外宣办、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陇南市武都区委、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政府承办。
发布会的主题是“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中国橄榄之城”。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青、国家林业局绿化造林司副司长赵良平,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樊辉,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副市长曹成章出席发布会。省委外宣办主任、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梁和平主持发布会。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青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要让一个品牌从大山沟里走出来确实是一件不易的事情,我们几十年搞基地建设,几十年发展成这样的规模,我们在北京召开这样一个规模、这样一个规格的记者招待会还是第一次。”
这次新闻发布会不仅规格高,而且阵容超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俄中商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青网等60多家国内外 媒体参与。
为了做到内外联动、共同发力,武都区所有与油橄榄产业发展相关的区直单位、油橄榄适生区乡镇加大原创微博、微信制作发布力度。同时,积极联系新媒体微博及网络大“V”14家,邀请国家林业局、新华视点、甘肃发布、甘肃梁和平、甘肃刘维忠等网络大V、网络知名人士、知名微博,利用他们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互动、转发陇南油橄榄微信微博内容。
在新闻发布会之前,武都区互联网信息办提前制作与陇南油橄榄产业相关的微博内容100余条,精心组织文字、挑选出代表性图片,从20日开始集中在微博上进行发布,新浪、腾讯微博日均共发布微博内容近百条。
在新浪、腾讯政务微博设置了“#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中国橄榄之城#”,“#2014•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专题#”两个微话题,市区两级联动,同时要求区内各单位微博集中在话题下转播、评论,集中发力。
国内外媒体记者聚焦油橄榄,发布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油橄榄产业发展得到全方位展示
发布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青介绍了我市市情、区位优势、特色资源及油橄榄树特性、橄榄油功效、所做的工作及发展成就。香港大公报大公网、中央电视台七频道乡村大世界栏目、中国日报社、第一财经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等媒体记者竞相提问,油橄榄产业得到全方位展示。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青在回答俄罗斯俄中商报社记者关于陇南发展油橄榄产业是否对俄罗斯市场感兴趣时说,我们对俄罗斯市场非常感兴趣,作为一个市场,如果一个民族品牌不但本国的人、本国的市场能够认可,而且国外市场也认可,是非常好的事情。去俄罗斯发展市场有很多优势:一是我觉得橄榄油这个产品本身就是中西兼容的,市场是没有问题的。二是我们正在打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陇南就处在新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把油橄榄产品推广到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国家,在政策层面、国家层面也是没有问题的。三是我们有企业探路的实践,陇南除了发展油橄榄之外还有苹果,今年有1000多万美元出口额,橄榄油出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从市政府的角度,我们鼓励企业走出去。希望记者朋友能为我们牵线搭桥,有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希望记者朋友能够从中给我们做一些工作。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田广慈在回答中国日报社记者关于武都区在做大做强油橄榄产业方面提出打造中国橄榄之城的目标有哪些具体构想时说:“武都是甘肃陇南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也是目前我国油橄榄的主产区。经过40年的发展,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武都区的油橄榄种植面积现在达到30.2万亩,种植面积在全国是第一。产的成品油占全国80%以上。已经形成了系列加工企业,生产9个系列,60多种油橄榄产品。行销“北上广”、西安、兰州、昆明等20多个城市。这些产品也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行业展品中获奖。可以说武都目前在中国油橄榄产业发展中名副其实的领头雁。油橄榄产业对我们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我们今年测算,种植区的老百姓今年仅仅在油橄榄山果出售这项上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1000块钱以上。
我们提出把武都打造成中国的“橄榄之都”大体有几个考虑:一是进一步突出油橄榄在我们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二是通过油橄榄城的建设,提升我们中国自己的橄榄油品牌的知名度,中国的橄榄油在全世界占的分量非常小,国内大量销售的都是进口油,一年4500吨,我们中国自己产的油只有不到2000吨。打造中国“橄榄之城”,也体现了我们进一步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这是打造中国“橄榄之城”的设想。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考虑,首先要做大基地面积,目前30万亩,按照我们的规划,要加大力度在2020年以前把基地面积做到50万亩,做到市城区全覆盖。加快建设油橄榄的两种繁育园、橄榄油精深加工的工业园、科技展示园,还有国家油橄榄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油橄榄博物馆。使武都真正成为全国油橄榄科学栽植的示范区,精深加工的基地和良种繁育的中心,以及科技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提高国产橄榄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我们考虑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更多的融入油橄榄文化的这些元素。建设以油橄榄文化为主题的广场、景观、公园街道等等,充分体现油橄榄良好的景观和生态效应。”
媒体集中发声,来自媒体的报道就像蝴蝶,随着华美的翅膀渐次展开震动,“蝴蝶效应”所激起的波澜正在逐渐蔓延、放大, 开启了油橄榄产业发展新航程
2014·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是一次精彩的亮相,也是精彩的收获。
参会媒体集中报道了《2014·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的消息。
《中国青年报》要闻版《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产值将达8.5亿》、中国经济时报《橄榄之城:陇南武都新名片》、香港文汇报《陇南油橄榄,有望走出国际范》、第一财经《甘肃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保护生态与农民增收共赢》、香港紫荆网《甘肃陇南油橄榄成为当地特色富民产业》、央视2套第一时间《国产橄榄油悄然登场》、人民网视频专访《陇南油橄榄龙头企业谈油橄榄发展》等从不同侧面报道油橄榄产业发展情况的报道达到120多篇。
“甘肃发布”转发了13条“陇南武都发布”的微博,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置顶;“国家林业局”转发了3条“陇南武都发布”的微博。
区直各单位、乡镇所有政务微博、微信以陇南武都发布新浪、腾讯政务微博、微信为核心,按照统一安排积极转发、跟贴评论陇南武都发布新浪、腾讯微博发布的有关油橄榄信息,使微博、微信宣传实现全覆盖。
截至28日,陇南武都发布新浪、腾讯微博集中发布本次新闻发布会相关内容阅读量已突破三千万,达3216万人次,最高单条阅读量达6.9万人。
来自媒体的报道就像蝴蝶,随着华美的翅膀渐次展开震动,“蝴蝶效应”所激起的波澜正在逐渐蔓延、放大, 开启了油橄榄产业发展新航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