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抗震抗洪救灾工作视频会议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上领导关于抗震抗洪救灾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推进抗震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孙雪涛在讲话中指出:要清醒认识抗震抗洪救灾面临的严峻形势。面对近期接连发生的暴洪灾害和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市上下紧急动员,严密组织,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同暴洪、地震灾害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关键时刻在群众中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在灾害面前不低头、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紧紧团结在基层党组织周围,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
孙雪涛说:当前我市还处在主汛期,新的灾情还可能继续出现,防汛救灾工作压力很大。我们要充分认识抗震、抗洪救灾的严峻形势,把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各级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广大干部职工要各负其责,全力投入到抗灾自救的各项任务中来,把问题估计得更严重些,将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将工作做得更扎实些,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牢牢把握救灾工作的主动权,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孙雪涛强调:要全力抓好抗震抗洪救灾各项重点工作。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王三运书记在宕昌视察指导抗震救灾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当前抗震抗洪救灾工作的要求,把各项重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确保生命线工程基本畅通,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严密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各有关部门、各县区要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和物资,尽快抢通受损的供水设施,扎实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保证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有病能看。
二要抓紧修复损毁基础设施。交通、公路等部门要及时对毁坏的道路进行修复,加强警戒值守,水利部门要做好重点水毁工程的抢修恢复和堤坝的除险加固工作,电力和通讯部门要以最快速度对水毁供电和通讯设施进行抢修,教育部门要按照秋季开学的时限要求,超前谋划、优先安排校舍维修加固。
三要全力做好转移避险工作。要注重防范在先,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作用,对水利设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严密排查和监控,制定切实管用的应急预案,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对灾害隐患危险区的人员,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必须实行硬性转移避险。
四要全面准确地核查上报灾情。各县区要继续深入开展灾情详查工作,逐村逐户逐项详查,坚持阳光操作,准确评估灾害损失,力争全面准确掌握灾情、上报灾情,为省、市科学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五要不失时机地开展生产自救。牢固树立依靠而不依赖的思想,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上,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自救上。县乡村三级要充分发动群众投身抗震抗洪救灾工作,抢修水毁的农田,尽可能地减少和弥补损失。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帮助受灾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受灾害影响停工的重点项目也要尽快复工建设。
六要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以规划引领各项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全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的防灾减灾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应急自救、抗灾减损能力。
孙雪涛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各级党政组织要把抗震抗洪救灾的一线作为检验干部与人民群众是否有感情的试金石,作为培养、考察、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对于尽职尽责、做出重大贡献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对于失职失误、造成严重损失的干部,要严惩不贷。全市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一担当、第一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顺畅高效、坚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各县区、各部门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自觉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市县之间要加强上下联系,及时沟通信息,通报情况,掌握动态、科学决策,确保抗震抗洪救灾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要明确工作责任。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科学调度,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从明天开始迅速深入各村社,市级领导、各县区、各部门负责人要全部到岗到位,各县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市级领导干部要到县区帮助开展工作,县级领导要到乡镇帮助开展工作,主要领导要包抓抗震抗洪救灾重点村;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双联”干部要进村入户核查灾情、引导群众做好避险,开展生产自救,试用期的干部和后备干部要驻村1个月开展工作。要将责任横向细化落实到市直各职能单位,纵向分解落实到县区、到乡镇、到村社,形成“四级联动”的抗震防汛责任体系,为开展工作提供坚强支撑。
三要严肃工作纪律。各县区、各部门、各级干部要自觉服从市委、市政府和两个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恪尽职守,完成好各项任务。对于市委、市政府和抗震抗洪救灾指挥部安排的工作任务,不得推诿、不得延误、不得讲条件,对拒不执行救灾期间各项纪律,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不听指挥,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发放救灾物资、资金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要安排好夜间和节假日值班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值班,值班人员要全部到岗到位,不得擅离职守,手机和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遇有重要事项或重大险情要果断采取措施,对重大险情、重大突发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发生,确保信息政令畅通。
四要维护社会稳定。要深入分析灾区引发矛盾的各种因素,主动作为,强化预警,;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帮助指导村社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要强化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确保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五要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既要完成这次工作任务,也要做好各自的业务工作;既要抓好抗震抗洪救灾的各项具体工作,也要有序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时要提前科学谋划重建工作,加强衔接沟通,编制重建规划,尽力争取支持,尽快启动重建工作,竭尽全力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就贯彻落实好今天的会议精神,陈青强调:一要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上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对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继续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以更加顽强的意志、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夺取抗震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二要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抓好抗震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各项任务落实。市上四大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党委政府要组织各级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联系包抓的县、乡、村,扎实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把抗震抗洪救灾和双联行动结合起来,和培养考核选拔优秀党员干部结合起来,把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安置受灾群众与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结合起来,把防治次生灾害与建立防灾减灾体系结合起来,科学有序有效推进灾后重建工作。通过抗灾救灾,进一步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务必使灾区老百姓满意,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奋力夺取抗震抗洪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各县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紧紧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培养考核选拔优秀干部的主战场。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全力以赴抓好抗灾救灾各项任务落实。各县区、各部门要统筹兼顾,毫不松懈地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全年经济指标圆满完成,确保在大灾之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做到抗震抗洪救灾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双胜利。
四要严格落实责任,扎实有效推进抗震抗洪救灾各项工作。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监管,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深入抗震抗洪救灾第一线,帮助群众战胜灾难、重建美好家园。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李旺泽传达了国务院救灾组和省委书记王三运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地震暴洪灾情等有关情况;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崔景瑜宣读了抗震抗洪救灾包县(区)领导名单及有关要求。
市领导张昉、李东新、杨秋红、杨海平、辛海生、刘高潮、曹成章、谢治国、尚桢、梅亚星、佘东鹏、张全新、张俊兰、周洪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全社、市政协主席任跃章和张旭晨、岳金林、王月成、张庆宏、李兴华分别在各县分会场参加会议。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田广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景学书,区政协主席曹永先,区委副书记王文全,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贾周云,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马学文,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苏志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凡,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叶毅等区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及区直单位负责通知在我区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后,田广慈就我区抗震抗洪救灾工作做了安排部署,田广慈指出,要认真传达学习省委书记王三运、国务院救灾组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市抗震抗洪救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抗震、抗洪救灾的严峻形势,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当前抗震抗洪救灾工作的要求,把各项重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全力抓好抗震抗洪救灾各项重点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