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茹兴山:稻畦村人的致富好支书

    2016-09-27 11:14:24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茹兴山:稻畦村人的致富好支书

本网通讯员  张鑫

稻畦村,只要提起村支书茹兴山,没有一个人不翘起大拇指——精明、能干、顾大局、有责任心,这几乎是所有村民对茹兴山的一致评价。

稻畦村位于外纳乡政府西南方向7公里处,全村4个村民小组362户,1260人。自担任村支书以来,茹兴山在做好各项村务工作的同时,带领群众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油橄榄产业上,通过土地流转、能人大户带动、群众广泛种植等多种方式,不断壮大油橄榄栽植面积,提高质量和产量,使该产业在全村逐步实现了由零星散户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蜕变”。

“我们村目前已发展油橄榄6600亩,去年产量200多吨,产值240万元”。站在村后的一块高地上,茹兴山满脸幸福的对笔者说。茹兴山告诉笔者,目前全村6600亩油橄榄已有1100亩进入盛果期,其余5500亩预计再过3-4年即可进入盛果期,到那时,产值比现在还会再翻几番。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笔者了解到,自担任村支书以来,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一直是萦绕在茹兴山心头的一块心病,经过多年的摸索后,他把目光瞄向了油橄榄这颗“金果果”,并开始积极发展实践。俗语说,万事开头难,起初,他的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村民的广泛参与和拥护,为了充分调动起群众种植的积极性,茹兴山以身作则,带头将自家的10多亩地全部栽植成油橄榄,待到初见效益后,再鼓励动员群众广泛种植。为了进一步扩大面积,提高效益,茹兴山和村委会班子成员又多次召开群众会,通过置换地、租赁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至目前,全村已流转荒山荒坡等土地面积2400亩,与村民签订合同101份,全部用于油橄榄种植。茹兴山告诉笔者:“目前村内流转的土地多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得来,一般租期30年,每亩租金每年500元左右。而全村6600亩油橄榄,其中只有2400亩属于个人,其余部分全都属村民集体所有”。

“多亏了茹支书的好头脑,是他让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好生活”。村民贾万生不无感激的对笔者如此说。贾万生是村里的种植大户,目前属于他个人的油橄榄已有630余亩,年收入20余万元。采访后笔者了解到,经过多年发展,油橄榄已成为稻畦村人的支柱产业,茹兴山告诉笔者:“2012年,全村农民平均人收入5200余元,其中,仅油橄榄一项就占到3000元左右”。

有了好的产业就不怕难致富。在茹兴山的带领下,稻畦村人家家盖新房,户户有摩托已不再是梦,而像贾万生、高志东等一些种植大户,甚至开上了猎豹、圣达菲等一些价值10多万的越野车,开始享受“老板”生活。“茹支书最大的功劳就是让我们村有了自己的产业,并因此使全村人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种植大户高志东深有感触的对笔者如此说。

然而茹兴山想要的并不仅仅是这些,谈起今后的规划和打算,茹兴山告诉笔者:“目前全村油橄榄产业已初具规模,不管是从产量、质量还是价格上看,效益都很明显。下一步,我们将在进一步扩大面积、严格管护的同时,积极协调建成一座小型加工厂,从而解决群众卖果难难题,实现自己生产,自己加工,逐步形成向专业化、技术化发展的步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