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打造中国油橄榄之城

    2016-09-27 11:09:40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初夏时节,在武都区白龙江沿岸,满山遍野的油橄榄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枝头挂满累累硕果,长势喜人

油橄榄在武都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武都区紧紧抓住领导重视、项目支持、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专家指导等机遇,把油橄榄列为重要支柱产业,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服务机构,以大户规模经营和千家万户小规模、大群体发展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大力开发。通过抓规划设计,抓苗木培育,抓示范带动,抓技术指导,抓综合管理,抓龙头建设,促进产品营销,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开发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发展油橄榄面积达19.8万亩,在段河坝流域建成万亩油橄榄基地1处;建成了大湾沟、将军石、董家坝等高标准国有示范园32100亩;50亩以上的大户私有橄榄园1452.5万亩;农户整流域开发、连片栽植橄榄园21015.3万亩。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展油橄榄面积22.7万亩,2012年油橄榄挂果面积达到6万亩,产油橄榄鲜果7400吨,榨油1200吨,实现综合产值4.2亿元,产区果农户均增收2233元,人均增收609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据统计,目前全区油橄榄保存面积约占全国的56%,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89%,是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武都油橄榄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都区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荣誉称号。

武都区确立了“努力创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的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决定》和《油橄榄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整合发改、扶贫、林业、水利、交通等各类涉农资金,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贴息等形式,鼓励能人大户和企业承包、租赁集体荒山、荒坡、荒滩,鼓励农民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大面积发展油橄榄,努力实现适宜区全覆盖,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目前已在玉皇乡小石村、外纳乡立亭村、两水镇段河坝村等地流转土地近16000多亩,建设规划科学、品种优良、栽植规范的规模化、标准化油橄榄园。

玉皇乡小石村村民黄得林由于从小家境贫寒,17岁就出门“闯荡”,如今的他已经是乌鲁木齐陇南德江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去年春节他回家探亲,了解到政府正在大力扶持发展油橄榄产业,他决定带领群众栽植油橄榄,使乡亲们尽快走上致富之路。他承包了5000亩荒山荒坡栽植油橄榄树,并多方筹集资金40多万元,修通了2.5公里的田间道路。说起今后的发展,黄得林信心满怀:“5000亩油橄榄全部进入盛果期,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这可是一笔大收入啊!我还将继续在白龙江沿岸承包荒山荒坡,扩大栽植规模,争取建成一座油橄榄鲜果加工厂。通过订单收购,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让油橄榄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在油橄榄产业开发中,武都区始终把科技放在首位,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开发档次。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在大量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总体规划》,并制订了分年度实施方案,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采取公开招标苗木的办法,确保油橄榄苗木良种化。同时严把栽植关,加强土、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有效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和挂果率。一方面与中国林科院和北京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多次邀请以色列、希腊、西班牙等国家的油橄榄专家到武都考察讲学、传授技术,组团到地中海沿岸国家考察学习先进的油橄榄栽培管理和加工经验,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各个层次的培训班,培养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油橄榄育苗上推广应用了ABT生根粉和日光温室育苗,大大提高了扦插生根率;栽培管理上推广应用了地膜覆盖、撑杆扶直、嫁接换优等实用技术;灌溉上推广了节水灌溉和雨水集流等技术,如大湾沟示范园安装使用的美国生产的“雨鸟”牌全自动节灌设施,其节水节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通过各种科技措施的综合应用,提高了产业的整体开发水平。

为了搞好油橄榄园高接换优、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油橄榄园管理水平,实现基地管理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目标。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适时开展嫁接换优、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科技培训等工作,从而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综合管理 任务11万亩,其中:高接换优2万亩40万株,整形修剪2.5万亩,病虫害防治1.5万亩,土肥水管理5万亩,共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民技术员0.53万人次。

随着油橄榄基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盛果期的陆续到来,深加工的压力越来越大。武都区想尽一切办法扩大油橄榄加工规模,提升油橄榄加工水平和档次。按照油橄榄果实的运输半径,分别在两水、城关、汉王等地配套建成了11座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其中油品加工厂9座,年加工能力1万多吨。研制开发出橄榄油、保健橄榄油丸、系列化妆品、油橄榄茶、橄榄酒、橄榄罐头、橄榄叶有效成份提出物、橄榄果食品等8大类、50多个产品,注册了“祥宇牌”、“田园品味”、“田园年华”、“世博林牌”等商标,是国内仅有的有产量、有品牌、有市场的油橄榄产品,曾多次荣获奖项。20052011年连续七年获得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后稷奖、后稷特别奖;获得2008年、2010年第四届和第六届国际食用油及橄榄油产品博览会提名奖,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倍受消费者青睐。

武都区有19个乡镇420个村适宜发展油橄榄,白龙江沿岸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到2020年,全区油橄榄种植面积将达到50万亩,实现油橄榄适宜区全覆盖,全区油橄榄鲜果产量达到25万吨,橄榄油产量达到3万吨,油橄榄产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以上,使武都区真正成为全国油橄榄产业的主产区和中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